jdb电子4月29日下午,武汉市启动“万名医生进社区”活动,即日起至今年年底,我市将从部省属、市属二级以上医院、疾控中心,选派万名医生到全市2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工作,确保每家基层医疗机构每天有大医院的医生“驻点”,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的服务。
当前,我市大部分医疗资源已恢复。截至4月28日,全市已开放接诊非新冠患者的医疗机构达69家,24小时内门急诊总量为91985人次,现有在院病人28283人。
“医疗资源很大程度上已恢复,但全市的门急诊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还不到一半。”武汉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负责人姜明说,“不是市民的就医需求变少了,而是很多人担心现在的医院仍旧不安全,一般的小毛病就在药店买点药,非去医院不可了才会去。”
考虑到疫情之后市民就医方式发生变化,为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我市启动了“万名医生进社区”活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主要针对市民的常见病、多发病、基础病,提供诊疗服务,同时也避免病人扎堆到大医院,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jdb电子。
市第五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龚子龙在汉阳区二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 记者柯志刚 摄
早在2006年jdb电子,武汉市就启动了双向转诊模式,即慢性病、常见病从大医院转到社区,而疑难杂症从社区转诊到大医院。2015年,武汉市又进一步提出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模式,2016年,强调打造以医联体为主的分级诊疗模式。姜明介绍,我市目前的医联体覆盖率达70%-80%。
十多年过去,和国内大多数城市一样,我市分级诊疗模式的构建并不理想。多数市民宁愿坐几站公交车去大医院就诊,也不愿意在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
“万名医生进社区”活动启动后jdb电子,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都将与大医院形成医联体。大医院的医生将发挥“传帮带”作用,提升基层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
江岸区劳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朱江说:“我中心自去年3月与一家三级医院形成紧密型医联体后,该医院每天委派一名医生到我中心坐诊。经过这一年的门诊常驻、开设联合病房,他们对我们进行手把手指导,让我们进步不少。”
“我们辖区有新冠康复病人236人,目前已为其中的38位建档,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朱江介绍,“新冠病人出院后,先到隔离点隔离14天,再居家观察28天,经体检后,健康码转为绿色,就可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签约。”
一旦签约,家庭医生团队为新冠康复病人提供从生理到心理的康复治疗,用药物和非药物方法,帮其恢复心肺功能,开展心理疏导。
硚口区汉正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是医联体对口单位。该医院呼吸、康复、运动医学、中医科医生形成“专家团”jdb电子,为该中心辖区的新冠康复患者提供健康咨询,指导康复锻炼。“专家很贴心,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让我很感动。”居民罗琪说。
江汉区启动仪式上,汉兴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邀请华中科大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市红十会医院专家为居民义诊,现场为新冠康复患者签约家庭医生服务。68岁的退休教师鲁振华说:“这个活动将群防群控的关口前移,工作重心下沉,你们上连名医,下连基层jdb电子,通过上连下扶让我们老百姓就近就医,享受了便利。”(记者黄琪 余丹夏 关晓锋 张栋)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