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b电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6月7日(星期一)下午3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孙志诚、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华波介绍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今天吹风会的还有: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孙志诚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女士,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华波先生。下面,首先有请李斌先生作介绍。
各位媒体朋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工作。习指出,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要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多次强调公立医院承担了最紧急、最危险、最艰苦的医疗救治工作,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要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和管理考核。总理连续12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多次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重大政策。孙春兰副总理靠前指挥、亲力亲为,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加快提高医疗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基础。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地方经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月19日,习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意见》。
《意见》明确了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强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主导、公立医院主导,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力争通过5年努力,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为更好提供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建设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面向“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6个方面工作:一是构建新体系。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成为推动国家医学进步的重要引擎。建设省级高水平医院,减少跨省就医。发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按照网格化布局,探索一体化管理,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二是引领新趋势。加强临床专科建设。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设智慧医院,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推广多学科诊疗、日间手术等服务模式。三是提升新效能。健全以经济管理为重点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运营管理体系,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四是激活新动力。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持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人事编制、薪酬制度、培养评价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五是建设新文化。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凝聚广大医务人员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力量。六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加强公立医院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落实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责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意见》落实,扎实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
感谢李斌副主任的情况介绍,下面大家可以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我们注意到《意见》明确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三个转变”,包括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请问如何理解这“三个转变”?谢谢。
“三个转变”是公立医院立足新发展阶段jdb电子、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是坚持目标、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实现公立医院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是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
一是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20年来医院能力建设、10年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我国公立医院已经到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键期,必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升质量和效率上。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公立医院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技术发展、能力水平发展、服务质量发展,提高发展的“含金量”。要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进入新发展阶段,公立医院要善于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将基于人的经验管理与基于制度和标准的循证管理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的精细化、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医院管理的基础精准到科室、精准到诊疗组、精准到每个医务人员和重点病种,科学评价绩效,引导医院回归功能定位,激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内生动力,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三是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要从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把医院资源配置的重点从硬件建设转向人力资源发展,从提高薪酬待遇、拓宽发展空间、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来入手,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解决临床重大疑难问题入手,推动原创性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和新策略等产出,不断推动医学技术进步,为人民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习多次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请问下一步如何通过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谢谢。
刚才我在介绍的时候,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体现在群众的“三感”方面,就是要提高群众的获得感jdb电子、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个问题请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同志回答这个问题。
谢谢你的提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在过去六年,连续开展两个三年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是要让人民群众能够便捷就医、明白就医、安全就医。从第三方的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情况来看,无论是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满意度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在起草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个文件过程当中jdb电子,我们始终把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作安排,包括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创新医疗服务的模式,建设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医院文化等,通过这些工作来有针对性的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首先,建立高质量的分级诊疗体系。习在福建考察期间指出,要求在“十四五”期间增加医疗资源,优化区域城乡布局,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这为未来分级诊疗这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我们在文件当中明确要构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体系,这里包括重点加强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群的建设,通过发挥公立医院在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发挥它的牵头和引领作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来完善分级诊疗的体系。通过这个举措,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连续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第二,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我们在总结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基础之上,针对影响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当中的重点环节,我们进行了经验总结。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阶段,继续大力推行多学科诊疗、日间手术、责任制整体护理、延续护理等服务模式,并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在线支付这样的惠民举措,同时我们建设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第三,建设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医院文化。我们一直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来凝练医院核心价值观和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和崇高的职业精神,我们要求医务人员要坚守纯粹的医者信念,尊重医学科学的规律,遵守医学伦理道德,遵循临床技术诊疗规范,维护患者健康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同时,要开展慈善的、公益的活动,并且提供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另外,要加强医患沟通和交流,增进理解和信任,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谢谢。
今年“两会”期间,习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委员时强调,广大医务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请问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谢谢。
这个问题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下面请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司长许树强同志来回答。
谢谢你的提问。我们说要实现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就要建立完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运行新机制,也就是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广大的医务人员是健康中国建设坚定的推动者,是人民健康的忠诚守护者,是全面深化医改的自觉践行者,是医学科技创新的不懈开拓者。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人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保护好、发挥好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以下几点:
第一,合理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医疗行业的特点是: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应当得到合理的薪酬。我们要落实习提出的“两个允许”的要求,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医务人员的薪酬水平,建立主要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实现以岗定责、以岗定薪,责薪相实、考核兑现,更加要注重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使付出和待遇相匹配,激发广大医务人员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第二,拓宽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健全医务人员培养培训制度,使每位医务人员都有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再培训的机会,实现知识的再更新。加快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分层分类评价,遵循医疗行业的特点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合理设置评价标准,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注重临床工作质量指标,探索实行成果代表作制度,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等倾向,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第三,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的长效机制,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减轻工作负荷。要落实学习、工作、休息和带薪休假制度,维护医务人员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医务人员实际困难。鼓励公立医院通过设立青年学习基金等多种方式,关心年轻医务人员成长。加强医院安全防范,强化安保队伍建设,完善必要的安检设施,将解决医疗纠纷纳入法治轨道,健全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医闹、暴力伤医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第四,提升医务人员社会地位。建立医务人员职业荣誉制度,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让广大医务人员感受到实现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受到尊重的职业荣誉感。广大医务人员要恪守医德医风医道,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赢得患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jdb电子。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请问我国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情况如何?目前一些地方正在进行试点工作,有哪些好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分享?下一阶段的建设目标是什么?谢谢。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习在多次讲话当中都作出了明确指示。关于国家医学中心,现在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正在组织相关方面的力量抓紧研究工作方案,下一步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之后,会加快建设进度。区域医疗中心也是习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决策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区域的均衡布局。
2019年7月,习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并且通过了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总理、同志、韩正副总理多次对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孙春兰副总理多次亲自主持召开有关会议,听取有关方面的汇报,研究部署相关的工作。按照工作方案,我们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一起在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的指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包括教育部、财政部、医保局、药监局、人社部等有关部门,共同来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试点工作。简单来说,就是从北京、上海、广州等顶级优质医疗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选择若干国家级的高水平医院作为输出医院,到优质医疗资源非常匮乏、人口众多、基础比较薄弱的省份去建设分院或者分中心等分支机构。第一批按照中央批准的试点方案,选择了河北、辽宁、山西、福建、安徽、云南等八个省开展试点工作,促成了10个项目,目前都已建成,并先后投入使用。
从效果上来看,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应该说还是取得了比较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一是区域的医疗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明显提升。比如说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有30多项技术填补了整个福建省和厦门市的医疗空白。42个科室的三级、四级高难度手术的占比已经超过了65%。北京阜外医院的云南医院,在云南投入运营两年的时间也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心病的手术总量已连续两年在西南地区排名第一,住院期间的死亡率从5.6%已经下降到了2.6%。
二是初步改善了就医流向。区域医疗中心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不要让老百姓看病都跑到北京、上海来,舟车劳顿,增加很多负担,希望能就近享受到国家级医疗水平。从现在的监测数据来看,应该说试点的10个项目,对留住当地甚至周边的患者都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在河南有一个区域医疗中心,是北京儿童医院的郑州医院,开业之后2020年整个河南省前往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儿下降幅度非常大,门诊是下降了63.1%,住院下降了51.3%。华科大同济医院的山西医院投入运营之后,2020年这家医院患者外转率同比下降了79.3%,而且有患者外转的科室从原来的12个现在下降到了只有6个。
三是扩大了品牌影响力。这些输出医院按照同质化的管理标准,大力向当地输出品牌、输出医院文化、输出医院标准、输出他们的技术和人才。品牌的吸引力也得到积极的释放。比如说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在当地打响了复旦中山这个牌子之后,不仅仅稳定了当地的患者,而且对周边的浙江、安徽、江西甚至广东等省份的患者都产生了明显的辐射效应,这些地方转入的患者占比达到了总诊疗量的40%。再比如,河北张家口崇礼的北医三院崇礼医院也是全面输出了运动医学、骨科、心内科、急诊科等国家级品牌,不仅在河北,在辽宁、内蒙古这些地区的影响力都迅速扩大,外地转入患者占比也达到了39%。
四是带动了医疗资源的投入。国家发改委对每一个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试点项目都安排很大一笔中央预算内投资来支持它的能力提升。同步也带动了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对区域医疗中心的投资。这第一批10个试点项目,总共核定了医务人员的编制1.36万个,其中新增编制达到了6300个,规划的总床位是1.52万张,其中有6500张也是新增的。平均每一个区域医疗中心拥有1500张床,应该说规模也是基本适度的。
五是加快了人才队伍的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在吸纳当地依托医院原有队伍的同时,普遍都是由输出医院往当地派驻管理团队、派驻主要科室的负责人,以及大量的业务骨干,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骨干队伍。另外,也采取面向全国、面向社会招聘和委托培训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人才的源头活水。像阜外医院的华中医院在郑州引进了长江学者等知名专家9人,全职的医疗技术人员135人,而且有5个人入选了“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人才的推荐人选。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由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本部派过去的骨干,一待就是三年,多达120人,另外面向全国招聘医学的高材生680多人。
六是积极开展了很多探索。按照工作方案的部署,我们也把区域医疗中心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卫健委体改司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把这些医院都纳入到改革的试点当中。
总的来说,这个工作应该说起步比较晚,工作的周期大概只有两年的时间,而且各个项目的进展还不太平衡。另外,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汛情的影响,有个别项目的进度还比原计划有所滞后。所以,下一步还是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接下来,在“十四五”期间,按照国务院的有关部署,我们还会在原有8个试点省份的基础上,分两步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第一步,今年再扩大12个中西部的优质医疗资源比较紧缺的省份纳入到试点范围里。到明年底,要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工作覆盖到全部省份,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完成全国范围的规划布局。我就简单的汇报这么多。
关于医保的问题,我们请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华波同志把相关情况介绍一下。
谢谢媒体朋友的提问。医保是公立医院重要的资金来源,因为现在已经实现了全民医保,在一些地方的医疗机构,医保基金甚至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国家医保局积极发挥“战略购买者”的职能作用,支持和促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就刚才你提到的支付方式改革的问题,我想从四个方面作简要的介绍。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医疗保障制度自身发展完善、不断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的重要举措,也是包括促进公立医院在内的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医保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意见的精神,持续推进符合不同医疗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改革,让医院有动力合理用药、控制成本,有动力合理的收治和转诊患者,激发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的内生动力。
主要从四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是从2019年开始,国家医保局在全国30个城市开展了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也就是DRG付费试点。目前这30个试点城市全部进入了模拟运行,有些城市已经开展了付费工作。今年,所有的试点城市将全部开展实际付费。二是从去年开始,在全国的71个城市启动了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DIP付费试点,改变了以往我们给具体的医疗机构设定总额指标的工作方式,实行区域医保基金的总额控制,住院按病种分值进行付费。目前这71个DIP试点城市已经全部完全了预分组工作,今年内也将实际付费。在国家试点的基础上,一些省份也选了工作积极性比较高、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城市开展试点,我们初步摸底了一下,大概也达到100多个,所以全国目前为止DRG、DIP的试点超过了200个。三是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额付费的机制。我们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并且开展监测评估相关工作,指导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而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优质的医保服务。四是我们探索了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在这方面贯彻落实《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精神,不断完善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医保政策,也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动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鼓励中医与对应的西医病种实现“同病同质同价”。此外,我们还不断地完善医保定点的协议管理,加快医保资金的结算,优化医保经办管理的服务,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为群众办实事,不折不扣履行好医保的职责,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保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近年来国家都非常重视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比如药品的带金销售这样的现象,请问这次《意见》出台对纠正这些现象会产生哪些作用?谢谢。
纠正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这项工作,是多部门共同来开展的一项工作。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作的过程中,就是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医院管理,采取综合的措施,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相关的一些情况可以请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同志把相关的情况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
谢谢你的提问。应该说出台《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于您刚才提到的纠正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也会起到积极作用。在这个领域我们一直采取的是“纠建并举”的举措。一是通过薪酬制度的改革,包括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还有支付方式的改革,来调整医疗服务的比价关系,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让他们能够有阳光、体面的收入。二是,前面我也提到了,我们要求建设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医院文化,我们要求医务人员坚守纯粹的医者信念,弘扬崇高的职业精神,尊重医学科学规律,遵守医学伦理道德,遵循临床诊疗规范,规范医务人员的临床诊疗行为。通过规范行为,来遏制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三是加强医患的沟通和交流,维护患者的基本健康权益,通过增进医患沟通交流来促进医患的信任和理解。四是要在全社会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从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从正面来遏制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
从纠正不正之风的领域来讲,我们有一个多部门组成的部际联席会议机制,这个部际联席会议机制我们每年都有工作要点,包括市场监管总局、医保等部门在各自分管的职责领域,都有相应的整治活动。比如我们在几年前出台了医疗卫生行业的“九不准”,我们也出台了医疗卫生人员从业的基本规则,每年开展大型医院的巡查,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在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的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一方面我们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予以严肃查处,另外有一些典型案件也加大曝光力度,每年我们会把这些典型案件向行业进行通报,起到举一反三、引以为戒的作用。
所以,在“十四五”期间,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规范行为、纠正不正之风也是应有之义,希望通过综合的举措能够进一步的营造医疗卫生行业风清气正的执业环境。谢谢。
“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如何支持公立医院的发展建设,推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谢谢。
关于公立医院发展建设,刚才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副司长孙志诚同志把医学中心建设的情况,尤其是通过两年医学中心建设所取得的成效,跟各位媒体朋友介绍了,下面请孙司长再把关于“十四五”期间国家支持公立医院发展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工作安排给大家介绍一下。
谢谢李主任,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立医院的发展建设问题。我记得习在全国卫生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使公立医院轻装上阵。本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也再次强调,要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所以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都应当切实承担起公立医院的办医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这些方面的投入责任。在“十三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有关部门一起,以重大工程项目为抓手,以推广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为重点,持续加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投入力度,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1400亿元,实施了健康扶贫、妇幼健康保障、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疑难病症诊治能力、中医药传承创新以及公共卫生防控救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等重大工程,支持了7000多个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总体上来看,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应该说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也进一步提高。
“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支持和带动作用,全力地支持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能够基本建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jdb电子、富有韧性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能够集中力量解决一批全国性跨区域的大事、急事和难事,能够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
为此,“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实施四项重大工程:一是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要加强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依托高水平省级疾控中心建设好区域性疾控中心。要依托高水平医院,建设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健全以疾控机构和专病防治机构为骨干,综合医院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防治结合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二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工程。第一是要依托医学水平突出、影响力强、积极性高的公立医院,围绕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问题,以揭榜挂帅的方式建设若干国家医学中心,形成一批医学研究高峰、成果转化高地、人才培养基地。第二是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要由试点逐步转向面上推进,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区域的均衡布局。今年要将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地方积极性高的省份纳入到建设范围当中来,明年力争覆盖到所有省份。到“十四五”末,基本完成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任务。第三是加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推动省域内的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向群众身边延伸,主要目的是努力缩小地市医疗水平与省会城市之间的差距。第四是继续支持脱贫地区、“三区三州”、“中央苏区”、易地扶贫安置点等特殊类型地区县级医院提标扩能,使他们能更好地满足群众就近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
三是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补短板工程。要改善妇女儿童健康服务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省级和比较大的城市的妇幼保健机构、妇产科、儿科项目建设。另外,也要在职业健康、心理健康、精神卫生、康复医疗等领域加大补短板的工作力度。
四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要建设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名医堂示范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优势,进一步健全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谢谢。
我看到《意见》里提出要建立“灵敏有序”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想请问这块工作的进展是怎么样的,什么叫“灵敏有序”的调整?这个调整的启动条件是什么样的?谢谢。
关于服务价格调整这项工作,国家医保局在积极推进这工作,刚才华波同志已经把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支付制度改革实际上也是整个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进支付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同步也进行了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各项工作安排,下面请华波同志把具体工作介绍一下。
谢谢媒体朋友的提问,应该说我们医保有三大目录:一是药品目录;二是耗材目录;三是医疗服务目录。应该说在三大目录当中,价格最难的就是医疗服务这一块,党中央、国务院也是很重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现在我们正在做的就是起草相关的实施方案和确定试点城市,所以你提到的相关工作,我们会通过试点来进一步确定相关的路径和做法。谢谢。
从今年1月1日至今,公立医院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已经5个月,能否介绍一下实施的情况和初步情况?
关于公立医院预算的绩效管理,这项工作我们委里一直在推进。在整个公立医院改革的过程中,绩效管理从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这方面来讲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从整个公立医院的管理来讲,我们在推进全面绩效管理。实际上就是说,在推进的过程中,关于公立医院预算的绩效管理,整个运行的绩效管理,这项工作已经做了将近十年,现在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是全方位的绩效管理,刚才您关心的近期推进绩效管理所取得的一些成效情况,可以请许树强同志简要介绍一下。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十分重要,尤其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也就是说经济运行的管理十分重要。刚才李主任提到,医院的成本管理、预算管理是医院基础性管理,尤其在近十年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当中,取消了药品和耗材加成以后,公立医院的“预算+成本”管理就更加重要。这些年在预算和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加强了绩效管理,公立医院“国考”更加注重坚持公益性、维护公益性,全国二级以上医院都开展了绩效考核,重点考核医疗质量、运行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相关指标、相关数据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网页和年鉴上都能查到,欢迎大家查阅。谢谢。
我们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五位发布人详细解读了相关政策,今天的吹风会到此结束,感谢五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再见。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