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b电子9月15至17日,由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国际控释协会中国分会、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中南大学、湖南省药学会、个体化诊疗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2023年第十六届药物制剂大会”在长沙召开。
本届大会以“新技术、新机遇、新挑战”为主题,共分1场开幕式主论坛、10场专题分论坛、1场专题路演活动和1场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围绕制剂新技术发展、最新技术研究成果、发展新趋势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加快推进制剂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转化,为推动我国药物制剂工业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2300余名来自制剂专委会的委员们,以及来自高校、药监机构、科研院所、医院和医药企业的代表们参加了会议。
大会伊始,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通过线上连线作开场致辞。他提到,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从仿制到创新jdb电子,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不断取得了新突破。然而,药物制剂装备、原辅材料、包材等科技创新与供应链发展之间的衔接并不紧密,研发、生产环节尚存在短板,在支撑制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以及基础研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他表示,中国药学会将始终致力于繁荣和发展我国药学科技事业,充分发挥学会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持续推进重大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应用jdb电子,助力我国药物制剂国际化和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黄东红在致辞中表示,生物医药产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湖南省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之一。近年来,湖南省生物医药产业迅猛发展,产业总产值突破3500亿元。
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付刚华出席大会并致辞。他介绍,近年来jdb电子,中南大学始终致力于药物制剂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且发展势头强劲,完成了多个药物制剂的转让。他表示,本次大会为药物制剂领域提供了跨界融合、思维碰撞的难得机会,是促进药学从业者们感情增进的友谊盛会,中南大学将会做好相关会议的准备工作,推动我国药物制剂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湖南省药学会理事长李焕德在致辞时谈到,湖南省药学会长期努力践行着药学会的宗旨,通过开展学术交流jdb电子,培育组建药学人才,尤其是与药剂学科建立密不可分的医院药学和临床药学,这些在国内都有着重要影响力,对推进湖南药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表示,“2023年第十六届药物制剂大会”对加强湖南省药物交叉学科的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大会开幕式由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教授丁劲松主持。他表示,本届大会以“新挑战·新机遇·新技术”为主题,探究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探讨创新制剂、新型递送系统及先进制造技术,探寻新一轮科学技术推动的产业重构,促使我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转变。他期待行业同仁在本次大会上可以碰撞出新的智慧火花,加快推进制剂研究成果产业化转化,推动我国药物制剂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终身教授周宏灏作主题演讲(主办方 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终身教授周宏灏作了主题为“推动个体化用药,促进人民健康”的精彩演讲。他表示,人类的表型由基因所决定,基因的结构在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下发生着变化,导致疾病在不断发展。
他介绍了个体化医学的概念、发展进程和轨迹,以及个体化医学基因分析与孟德尔疾病基因分析的区别。他以ZNF671甲基化检测宫颈癌前病变、哮喘亚型的靶向药物开发、免疫调节剂JAK抑制剂的治疗靶点等为例子,讲述了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周教授提到,湘雅医院推出的个体化用药服务模式,其医学检验所有着特色及优势的检测项目。个体化医疗已经成为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疾病临床治疗的发展方向,是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预防和治疗最有效的手段。他希望业内更多同仁可以了解和参与到“个体化用药”领域的研究,大家一起把这个领域做起来,打造中国的技术高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施剑林作主题演讲(主办方 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施剑林发表了题为“面向肿瘤治疗与抗氧化应激的纳米催化医学”的主旨演讲。
他从纳米医学的概念、现状与思考展开,讲述了当前纳米医学在疾病治疗材料、疾病诊断材料、纳米诊疗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所面临的挑战。纳米医学的核心是ROS原位催化调控,相比传统的医学治疗方式,纳米催化医学理论上可以解决药物的毒副作用问题,通过将无毒、低毒的材料输送至肿瘤的病灶部位,并响应肿瘤的微环境,让瘤内原位发生催化反应,产生癌细胞毒性物种,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材料到达了正常器官,比如肝脏、肾脏,也不会产生毒副作用。施院士着重介绍了其课题组在纳米医学肿瘤治疗领域的工作,并就催化策略及纳米催化氧调控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引出纳米免疫对于肿瘤治疗的优势,在介绍纳米催化之抗氧化治疗时,他从“炎症起因”到“具体病症”再到“催化策略”循序渐进地作了讲解。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Fred Eshelman讲座教授黄力夫作线上报告(主办方 供图)
黄教授基于其长期从事基因治疗和靶向药物递送的经验在报告中指出,很久以前就有研究显示,人类的肿瘤里存在细菌,其中有一种胞内细菌会使肿瘤造成一种共生现象,能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肿瘤变成免疫系统缺陷。用抗生素对抗细菌,并通过脂质体非病毒载体进行药物递送,靶向并触发药物在肿瘤组织内释放,使药物能够以高浓度和最佳协同剂量比例递送到肿瘤组织,产生强大的协同作用,从而显著降低药物剂量。这种策略能够大大改善免疫原细胞死亡,从而诱导持久地抗肿瘤免疫,有效延长宿主生存期和全身性肿瘤免疫监控。这种化学免疫治疗策略有望引发强大的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阻止癌症进展并诱导肿瘤休眠,为世界范围内的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中国药学会第九届药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教授、克服递药屏障高端制剂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陆伟跃在其“脑部肿瘤靶向策略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中指出,脑部肿瘤存在多重生理屏障,化疗药物包括98%的小分子、100%的大分子药物都无法透过生理屏障,因此对脑肿瘤的递药有其限制性。针对脑部肿瘤生长发展过程复杂性特点,陆教授提出脑组织一级靶向、脑肿瘤双级靶向、脑肿瘤双重双级靶向、脑肿瘤系统靶向等靶向纳米递药策略,并通过分子、细胞、组织和整体动物水平进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脑肿瘤药物靶向治疗效果。陆教授和他所在的课题组,通过从蛇神经毒素取到一段可以跨血脑屏障的脑靶向多肽分子DCDX为例,展示其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具有高亲和力,可携带递药系统穿透血脑屏障入脑,有效改善原位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证明了 D型多肽分子在介导脑靶向递药方面的优势,为设计更有效的脑靶向递药系统提供了新思路。
以上大会主论坛主题报告环节分别由四川大学教授张志荣,中国药学会第九届药剂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张强,中国药学会第十届药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吕万良主持。
大会开幕式主论坛后,10场分论坛和1场专题路演活动——基础药剂学论坛-靶向递药策略、基础药剂学论坛-缓控释放策略、工业药剂学论坛、国际控释协会中国分会2023年会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论坛、药用辅料与药包材论坛jdb电子、制剂研发策略与装备论坛、外用制剂论坛、青年药剂工作者论坛、药剂学研究生论坛、改良型新药及临床研究论坛、医药新产品与新技术转化路演于9月16日下午至9月17日召开,中国药学会药剂专委会会议、国际控释协会中国分会工作会议,于9月16日晚间如期举行。(陈迎)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